笑看香港漫畫。

Comments Off on 笑看香港漫畫。

60年代香港經濟仍然處於起步階段,當時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,社會起了微妙的變化,既崇尚摩登,又不失純真。當年的小朋友不懂閱讀報紙,更未必會有電視在家,所以一些兒童漫畫和故事書便是小朋友吸收知識的其中一個途徑。

早前在網上成為熱話的《哆啦AV夢》,又稱為「胖虎小夫任意門」,是日本漫畫《哆啦A夢》一部二次創作的同志漫畫,由中國網絡插畫家「禾野男孩」創作,並在8月初於微博發佈。禾野男孩平時的畫風以獵奇為主,過去亦有製作類似風格的繪圖。作品在網上瘋傳之後,很快便在微博被下架。很多人看了這部二次創作的漫畫後,第一個反應就是哭訴「童年崩壞」。這部跨世代的漫畫,陪伴過不少年代的人成長,由60年代稱之為叮噹到現在的哆啦A夢,一夜間又引起不同年代人士的關注。

叮噹最早在香港出現是70年代於刊物《兒童樂園》內連載,當時《兒童樂園》的社長張浚華女士,覺得《叮噹》這個漫畫故事充滿幻想力,具有教育意義,於是把它帶來香港,還替主角們取了叮噹、大雄、靜宜等名字。當時日本的兒童文學發展得非常蓬勃,所以來自日本的《叮噹》,很快便深得大家的歡迎。《兒童樂園》是在1953年創刊,一開始便用全彩色印刷,第一期已經賣出8000本,而這個數字在當時來說並不算少。其實《兒童樂園》是一本綜合雜誌,包括兒童文學、兒童故事、兒童詩歌、科學知識和遊戲等等。兒童漫畫要精簡、有趣味,還要具備教育性;《兒童樂園》不但受兒童歡迎,當中勾劃過的人物和故事,都是大家的集體回憶。

若說到當時真正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漫畫書,應該是《老夫子》。《老夫子》是一部虛構創作,但其表現方法,幾乎跟現實一樣;現在看它來回顧60年代,可以看到那個時期的香港文化,甚至可說是歷史的記錄。老夫子和他的一眾好友,在那些年代陪伴大家經歷幾許風雨,笑看人生百態。《老夫子》不但見證了當時很多香港的生活環境,所有大街小巷發生的事情,或者政府的政策,以至全世界流行的事情,全都記載於這套漫畫𥚃。

《老夫子》的原創者是已離世的王澤先生(原名王家禧),他在60年代以大兒子王澤的名字作為筆名創作《老夫子》。不經不覺《老夫子》已經陪伴大家50年,兩代的作者為讀者們帶來幽默的同時,亦反映出城市的變遷。主角老夫子的外表雖然很老土,不過性格單純,經常製造笑料,令人會心微笑。《老夫子》的題材由5歲到70歲都適合閱讀,有些題材活潑純真,適合兒童觀看;有些風趣幽默中、諷刺時弊,適合成年人閱讀。

有別於《13點》的夢想式生活,《老夫子》代表5、60年代香港社會的升斗市民。老夫子的角色沒有既定的性格,每次都以不同的身份出現,他沒有既定的工作或身份,有時變成醫生、教授、科學家,扮演著不同的角色,反映出當時複雜的社會。《老夫子》另一特色便是4格漫畫,作者王澤將一個故事分成4格,每一個題材都要用4格全部表達出來,所以作者從創作開始就要非常精準。現在揭開《老夫子》就好像翻閱香港的歷史一樣。

1967年香港的漫畫界進入了黑暗時代,當時發生暴動,市面蕭條;加上無線電視剛啟播,大家都在看電視。另外又有很多日本的翻版漫畫輸入香港,它們又厚又便宜,所以對香港漫畫造成很大的打擊。事隔「67暴動」後50多年,香港又再遇到同一困局,當年大眾市民可以藉著看《老夫子》漫畫去舒緩一下情感,2020年的當下我們不單要在家抗疫看《老夫子》打發時間,更加需要擁有老夫子那份鋤強扶弱,守望相助的精神。